> 文章列表 > 利是 过年

利是 过年

利是 过年

过年的由来

农历春节,又称春节,是中国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,堪称中国第一大节。据文献记载,春节的历史至少已有4000多年。春节源于上古,在夏朝之前,中国是以生肖属相与地支相配合记日子的,称之为“干支纪日”。那时人们把立春的前一个晚上叫“大年夜”,意为年终以示区别。正月初一,是立春的日子,也叫“岁首”,为一年之初。自汉武帝(公元前156年)采纳了太史令司马迁的建议,开始算用太阴历。到了东汉,才开始以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,把这一天称为“元旦”。

春节习俗

春节期间,中国人有贴对联、放鞭炮、包饺子、拜年等习俗。过年前,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。春联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,当时的蜀国主孟昶自己做了两副春联,一副贴在大门上,一副贴在卧室门上。到了宋代,春联开始在民间流行,并逐渐成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装饰。除了春联,放鞭炮也是春节的传统习俗。放鞭炮最早出现在唐朝,当时人们用火药制作鞭炮,用鞭炮的声音来驱除邪恶。宋代时,放鞭炮的风俗已经非常普遍,到了清朝,更是达到鼎盛时期。据史料记载,清朝乾隆年间,北京城里每天晚上都要放鞭炮,而且一直要放一年。包饺子也是春节的传统习俗。饺子最早出现在晋朝,当时被称为“馄饨”。后来,馄饨逐渐演变成饺子,并成为春节期间的特色食品。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习俗之一。在除夕夜,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,到了大年初一,人们就会出门拜年。拜年的习俗最早出现在汉朝,当时人们会在大年初一早上拜见长辈,祝长辈新年快乐。到了唐朝,拜年的风俗更加兴盛,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礼仪。根据2020年的统计,春节期间,中国有超过10亿人次外出拜年。

春节祝福

春节期间,人们会互相拜年,祝福对方新年快乐。春节祝福语有很多,比如“恭喜发财、万事如意、阖家欢乐、幸福安康”等。在春节期间,人们还会吃年糕、汤圆等具有春节特色的美食,以庆祝节日。年糕是一种用糯米或粘米做成的食品,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。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食品,具有团圆美满的寓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