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房改房的法律规定
房改房,即经过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,职工按成本价或标准价购买的公有住房,其法律地位和交易规则如下:
1. 产权归属 :
初始时,房改房产权可能属于单位,职工通过支付一定金额购买后获得产权。
标准价购买:职工支付的部分增值归个人所有,剩余部分交回原产权单位。
成本价购买:职工支付的增值部分全部归个人所有。
补成本价:已按标准价购买的职工,在后续补交成本价后,增值部分全部归个人所有。
2. 交易限制 :
通常,房改房在购买后一定年限内(如五年)不得上市交易。
如果未满足规定期限就进行交易,可能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。
持有满一定年限(如五年)后,职工可能拥有房改房的完全产权。
3. 上市交易条件 :
必须取得房地产产权证。
已按标准价或成本价付清房款。
交换、赠与的情况下,也已按成本价付清房款。
4. 特别规定 :
业主不得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,除非得到有利害关系业主的一致同意。
在某些情况下,如房屋面积超标、处于拆迁公告范围内等,房改房可能禁止交易。
5. 土地使用权 :
职工可以自愿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证,以取得完全产权。
6. 其他注意事项 :
交易过程中,购买人可能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,出售人需交纳出售收益。
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售后,该户家庭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再按成本价或标准价购买公有住房。
请注意,上述信息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规定,具体法律条款可能随时间更新而有所变化。建议在实际操作前咨询专业律师或房地产管理部门获取最新信息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房改房产权归属的最新规定是什么?
房改房交易限制的具体条件有哪些?
如何办理房改房土地使用权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