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县级市和普通县的区别

县级市和普通县的区别

县级市和普通县的区别

县级市和县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. 行政级别 :

县级市和县都是县级行政单位,但县级市通常是由经济发达的县升格而来,具有一定的城市化进程和较高的非农业人口比例。

2. 城市化进程 :

县级市的城市化进程比县快,非农业人口占比更高

3. 经济水平 :

县级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较高,工业产值和GDP通常比县更高,居民年收入和可自由支配资金也更多。

4. 基础设施 :

县级市的基础建设更为全面,例如火车站等交通设施,以及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通常比县更为完善。

5. 管理权限 :

县级市拥有更大的管理权限,包括城市规划、财政管理等方面,而县的管理权限相对较小。

6. 隶属层次 :

县政府通常由地级市政府或行署直管,而县级市可能由省政府直管或地级市政府代管。

7. 政绩标志 :

撤县设市是上级政府对其政绩的肯定,县级市在政绩上通常有更高的标准。

8. 公共基础设施 :

县级市在能源、供水排水、交通、邮电通信、生态环境、防火等公共设施方面要求更高。

9. 社会资源 :

县级市在教育、医疗等社会资源方面通常优于县。

10. 撤县设市条件 :

县级市设立要求县政府驻地所在镇的城镇人口不低于15万人,其中非农户口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0万人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县级市在某些方面享有更多的优势,但并不是所有县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一定高于县。有些经济发达的县,如百强县,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可能已经非常接近甚至超过某些县级市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县级市由哪些条件升级而来?

县级市与县在经济发展上有何差异?

县级市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权限上有何优势?